資本主義有甚麼不好?

-A +A

就我記憶所及,不論在家庭、學校或教會,人都不停告訴我:金錢是不好的。究竟金錢本身不好,抑或是追求金錢不好?人們沒有說清楚,總之有錢人就有點道德問題,他們的財富或多或少是不能見光的。在我成長的過程中,這些模糊的觀念都一一得到證實和深化,人為了錢真的可以出賣自己,變得厚顏無恥,埋沒良心,無所不為,胡說八道。基督教又教訓我:非以役人,乃役於人,貧窮才是人生最高的理想。不過,教會沒有要求每一個教徒都過簡樸的生活,貧窮稱為「福音的忠告」,是那些回應耶穌呼召的人才會過的生活。我所敬佩的哲學家亞理斯多德,又論述金錢如何破壞社會,有錢人如何被金錢控制著,以至人格扭曲,無法按著本性發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。

在資本主義社會長大的我,當然知道金錢的重要和好處。政府要把我訓練成一個能賺錢的人,媒體每天不停疲勞轟炸,教你創富投資,(其實,大都是教你炒股票,賺快錢)。有些信奉財富神學的傳道人,又引經據典證明千多年來的信徒都誤解了基督教,信上帝的人便會得到祝福,又怎會貧窮呢?哥林多後書8章9節不是說:「他[耶穌]本來富足,卻為你們成了貧窮,叫你們因他的貧窮,可以成為富足。」原來,耶穌不單為眾人死,也為眾人貧窮,凡信耶穌的都富有了。

有一種更露骨的說法,是叫你拚命賺錢,拚命奉獻。那麼你盡賺今生世間財,來生更得到屬靈大賞賜,即是說有錢人贏盡一切。他們暗示窮人可能要下地獄,原因是他們沒有發揮自己的恩賜,努力創富。耶穌不是說過一個比喻麼?有一個財主把自己的財富交由不同的僕人管理,過了一段時間,就叫他們來交帳,結果賺了錢的人得到稱許,沒有賺錢的人便受罰。不過,聽信財富神學的人要留心,因為「拚命奉獻」這句話使傳這信息的人露了底。

上述正反兩種論調我都聽過,鼓吹資本主義的應該比反對的多,可是我卻對前者無動於衷,我懷疑自己是否對資本主義存有偏見?或是妒忌有錢人呢?為了正視自己的黑暗面,在評價資本主義之前,最好先想想它有甚麼好處?

資本主義其中一個無可否認的好處,就是它創造的市場經濟,可以有效地運用地球資源,建立一個高效率的世界,生產大量精美的商品,供人享用。有人更拿中世紀歐洲的王子與現代一個普通人的生活作比較,王子雖然地位高,又掌握權力,卻要住在一個冰冷如同監獄的古堡內,睡在硬床上,吃鄰近的土產,難得參加文化活動,要追求精神生活也不易找到圖書;現代人的家居雖然細小,一切用品卻應有盡有,睡在專為人體設計的軟床上,享受全球運來的美食,一按鈕便可以觀看高清電視,或收聽立體聲音樂;要追求知識,使自己的思想美麗一點,也是非常容易的事情。

不過,話得說回來,社會有大量的商品和服務,並不等於你可以享用,當中還涉及分配的問題。資本主義起初只考慮使社會的生產最大化,而不理會如何合理地分配財富。現在僱員能夠得到較多的回報,是社會主義者和教會推動的運動的成果。當然,我們不能說資本主義的支持者完全沒有思想分配的問題,例如羅爾斯 (John Rawls) 便認同人人平等這信念,為了解決社會確實存在的不平等的情況,他便費盡心機去長篇論證,一個公平的社會必須在制度上向貧窮人傾斜,他的努力自然獲得別人的敬佩。

資本主義其實不單純是一種經濟理論,它還是一種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,而支持這個系統的哲學稱為自由主義。有人為了向普通人說明資本主義的好處,索性把自由主義稱為資本主義算了。自由主義倡導人權,把個人權利和自由置於國家和領導者之上,使市民在掌權者面前得到較大的法律保障,讓更多人不用再在權威之前卑躬屈膝、搖尾乞憐,這是自由主義對人類極大的貢獻。二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孟子,親眼看見統治者任意利用和虐待人民,於是偏離祖師尊君的教訓,提出「民為貴、社稷次之、君為輕」的突破說法。中國大陸至今仍無法實踐這理念,歐洲卻在18世紀實現了,更用人權理論來管理整個世界。當然,正如不少歷史學者指出,自由主義相當虛偽,他們口中所謂受人權保障的人,只是那些擁有財富的特權分子。不過,無論如何,現今對「人」的定義已經擴大到包括所有人和任何人,人人平等,再無分性別、國籍、種族、膚色 ……。